“蛇吞象”能否提升国内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2010-08-07 13:01 阅读(?)评论(0)

     8月2日,作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的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标志着这家以安全和质量著称于世的北欧汽车公司,正式和中国吉利汽车“联姻”,同时也让吉利汽车成为国内首家跨国车企。

     沃尔沃汽车以安全、质量和环保在北欧及全球都享有盛誉,特别是在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具独到之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如今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的“三点式安全带”。

     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安全带可谓是开启了汽车安全技术的大门。随着汽车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的安全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现在众多车企在新车型的推出广告中,无一例外地将其最大的卖点定位在汽车产品上配备的具有最新技术的汽车安全技术和安全系统,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消费者对车企和产品产生一种信赖感和认同感,从而也增加了车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汽车安全技术可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初期,人们关注的是车辆的驾驶轻便型和乘坐舒适性,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在车辆的设计中有所考虑,而对于安全性更多地关注却放在了当危险或事故发生之后怎样去处理和应对由于车辆安全性所带来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安全技术。但是,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今不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在谈及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核心卖点的时候都首先要考虑到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这就显示出安全性技术在汽车研发和使用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汽车产品从作为代步工具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要保证驾乘人员和路人的安全性,其次才会考虑其乘坐舒适性、驾驶轻便型等性能。

     根据资料显示,汽车被动安全技术被认为已几乎达到了极限,那么主动安全技术在汽车产品的应用上就更显其重要性。近年来,由于车企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研发出了很多具有卖点和竞争力的主动安全系统,这些系统也逐渐地也应用到中高档汽车产品上,如预紧式安全带、安全气囊、ABS、EBD、ESP、TCS、智能空调、智能钥匙、防炫目后视镜、高位制动灯、侧门防撞杆、安全车身、安全玻璃、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都是从不同角度给予驾乘人员更多的保护,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防事故的发生或是使得事故发生时使对驾乘人员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作为倡导“安全理念”的先行者和安全技术的开拓者,“安全”已成为沃尔沃不断赢得消费者青睐的法宝。近年来,沃尔沃汽车的安全研究重点已经从保护式安全转向预防式安全,推出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安全技术,如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带自动刹车的碰撞警示系统(CWAB)、盲点信息系统(BLIS)、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W)和驾驶员警示系统(DA)等。同时沃尔沃也推出了带全力自动刹车和行人探测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等。这些创新技术犹如给汽车装上了“眼睛”和“大脑”,可以帮助汽车朝着“零碰撞”的远景目标大步迈进。沃尔沃的创始人Assar Gabrielsson和Gustaf Larson曾说过:“车是人造的。无论做任何事情,沃尔沃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安全。现在是这样,以后还是这样,永远都将如此。”可见,一个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车企,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社会的认同。

     汽车安全技术所带来的问题和思考

     汽车的安全问题是业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恒古不变的话题和热点。但是,作为由机械零部件组装而成的汽车产品而言,安全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当汽车产品出现安全问题之后,作为车企本身应该如何应对,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能体现出这个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讨论实例:对于汽车召回,我们应该是鼓励还是摒弃?丰田“召回事件”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对于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对于汽车产品的理解可能有所差异,但是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只要是汽车产品,其所能提供的安全保护和技术保障是有限的。现实社会中要做到汽车质量的提高、人员伤害的减少和经济损失的降低,除了继续提高汽车产品本身的安全性以外,更重要的还有驾乘人员的安全操作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也就是说,有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汽车这部机器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尽管汽车产品在研发中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但是问题总是会出现的,最重要的是当问题出现之后,作为汽车产品的生产者——汽车企业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刻意回避还是勇于承担?

     个人观点:对于汽车产品来说,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承担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客观地讲,从2007年9月ES350/凯美瑞的全天候热阻滞加速踏板问题到2010年2月普锐斯出现刹车系统稳定性问题等20多次召回事件中,都把丰田公司推到了舆论的“浪尖”,我们暂不论这些召回事件是由消费者强烈要求还是由车企来主动提出承担,对于丰田公开承担责任,并且公开道歉,我觉得这是对消费者最大的负责任,最起码让人觉得这家企业以及其汽车产品在一步一步的完善和不断的进步。试问一下,就目前的汽车技术而言,谁能例举出没有缺陷的汽车产品?!换个角度来说,其实公开自己产品的缺陷也是让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如果车企在出现问题后采取私下解决或是不公开更换维修,那么就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丰田的召回事件,就个人而言,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关注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丰田的召回门事件其实也为中国的汽车安全技术敲响了警钟。

     由丰田的召回事件我们还可以看到,汽车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掌握和应用的,“零碰撞”和绝对安全当然是每个车企所希望做到的,但是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车企在安全技术领域的不断积累和创新,需要心血和汗水的付出,才能铸就一个趋于完善的精品。

     “吉沃联姻”能否让吉利学到沃尔沃的“看家本领”?“安全理念”能否买得到?

     就吉利收购沃尔沃,我们看到了中国车企的雄厚实力和勃勃雄心。吉利作为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优秀代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吉利汽车让国人、甚至是世界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和进步。吉沃“联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国内车企的在国际舞台的良好形象。但是,吉利接管沃尔沃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在车界,企业和技术是可以买来的,但是作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赖感和认同度,则是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完善,需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和不断地创新,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IT产业界的“蛇吞象”让联想走上了高速行驶的快车道,车界的“蛇吞象”能否能让吉利“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出具有“吉利”特色的精品,沃尔沃的“安全理念”是否能为吉利所消化和吸收,这都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中国制造”已经不能代表一个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我们更希望“中国创造”体现在我们的汽车产品上,这样也就会增加国内车企在在争夺国际市场的份额中的竞争资本,这也正是一个车企硬实力的重要体现。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稿件,博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跟帖讨论,您的意见和建议我会虚心接受,拒绝谩骂和广告,一经发现,一律删帖。

该日志已被搜狐汽车博客群录用:http://blog.sohu.com/auto/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